因此,西方的「草根史家(Barfußhistoriker,指未受過正統學院訓練的好古者)」在批判正統史家的研究方法與成果時,總愛拿中古史的年代問題大作文章。「草根史家」對傳統史學的激烈批判,為現代史學轉型的重要契機之一(S. Jordan, 2016),也是國內西洋史史學專家討論二十世紀末新史學的發展時,往往忽略的重要面向。他們的貢獻,在於其強烈的地方史取向與直觀的實務作風,直接催生了現代社會史研究最重要的三大分支:日常生活史,歷史人類學,微觀史學(有關德國知名草根史家的案例,可參考:http://freud0718.blogspot.de/2018/05/blog-post.html。有關「草根史家」對現代史學的貢獻,亦可參閱Stefan Jordan的著作《Theorien und Methoden der
Geschichtswissenschaft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》)。值得注意的是,「草根史家」雖然泛指未受過正式訓練的歷史研究者,卻也不是甚麼三教九流的雞鳴狗盜之輩,多數人是各行各業的專家,有些人是其他領域的博士,甚至也有大學的講座持有者(通過升等取得終身職的正教授)。
該檔案編碼為JL14495,現藏於科隆,為一份教宗檔案,最下方書寫的年份為1169年,署名的教宗為Paschalis三世,引文如下:"Datum Rome aqud sanctum Petrum, per manum Riccardi, Civiatis Castellane, episcopi, IIII. Kal. Mart. Indit. I, incarnationis dominice anno MCLXVIIII, pontificatus vero dompni Paschalis pape III. anno IIII."(試譯之:羅馬聖彼得教堂,由Civita Castellana主教Riccardus轉交,曆表三月前四日,第一個十五輪年,主轉生後1169年,PaschalisIII四年。) 但是問題就在這裡,據學者的考證PaschalisIII的教宗任期當為1164年至1168年,死於教宗任內第五年。很明顯,這份資料肯定有地方不對勁。 在不考慮現代學者考證的年份下,可以提出如下假設: 1.Paschalis III任期實為1164-1169年。 2. 年代寫錯,MCLXVIII多寫了一撇,變成MCLXVIIII。 3. 假文件。
圖左四: 對齊書皮裁切,這個部分不用做太多解釋,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羊皮只單頁的大小為28.5cm X 20.5cm,為全歐洲在中古時期普遍的統一格式。 目前現行最通用的DIN-A4格式(即A4紙,也是一般口語中常說的十六開格式)大小為29.7cmX2.10cm,而DIN為Deutsches Institute für Normung (德意志標準化協會)之縮寫。 該協會成立於1917年,為現代的工業化標準做出了極為重大的貢獻,該協會頒訂的標準至今仍舊是許多工業領域ISO與EU認證的規範。 從這個角度出發,我們也可以看到,工業化是如何從各種生活細節的角落滲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。 此外,DIN格式於民國初年引進,也很大程度的改變了當時國內的製紙業生態。
對於聯邦德國對於舊政權之惡的妥協,最不能接受的莫過於德國共產黨。原因無他,因為納粹本身堅定的反共立場,在其執政期間對共產黨員的壓迫與屠殺自是不在話下,這給了蘇聯共產黨成功煽動德國共黨建立新國家的機會。共產主義的高度理想性,讓一部分的德國人夢想能夠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度,一個與過去的「惡」徹底斷裂的國度。正因如此,1949年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(東德),整體呈現的欣欣向榮的大氛圍,與隔壁繼承舊正統,妥協主義氣息濃厚的德意志聯邦(西德)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這樣截然不同的立國精神,也反映在兩國國歌的選擇上。西德選擇的〈德意志人之歌〉,旋律前身為大德意志精神的代表奧匈帝國國歌〈帝王頌〉,在威瑪共和其間首次被選為德國國歌,歌曲旋律肅穆凝重,乍聽之下還以為是彌撒曲目。東德的國歌〈浴火重生Auferstanden aus Ruinen〉又不同,主旋律在短促厚重的銅管與優揚的弦樂交織下,營造出激昂而奮進的整體氛圍,為1949年全新的譜曲填詞(見下方影片連結)。
在這樣高度理想精神的感召下,許多原本出身西德的德國人,也決定遷往東德這個與「過去之惡」徹底決裂的嶄新政體下。上述的《選帝侯大街56號》中也描述到類似的情節,女主角的父親拋棄居住在西柏林的母親,跑到東柏林開始新生活,正是因為他無法容忍納粹的惡,竟然仍在德意志聯邦下得以姑息。同樣的,另外一部知名的大製作《阿德隆飯店:家族傳奇Das Adlon, eine Familiensaga》中,女主角與猶太人生下的女兒,也在戰後滿懷著理想,從以色列回到東德服務。最知名的例子,莫過於大名鼎鼎的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。梅克爾的父親雖然生於西德,卻也在1954年加入這股「逆向移民潮(當時的主流是由東向西逃)」,帶著甫出世不過數周襁褓中的梅克爾,舉家大小遷往東德。
《阿德隆飯店:家族傳奇Das Adlon, eine Familiensaga》宣傳照,講述德國二十世紀初最豪華的阿德隆飯店的五十年家庭興衰史。